認識強迫症與最新治療

「強迫症的症狀是反覆出現的侵入性想法、衝動或影像(強迫觀念),以及為了減輕這些想法所帶來的焦慮而必須重複進行的行為或心智活動(強迫行為),例如不斷洗手、檢查或排序等。 這些症狀會造成巨大的痛苦,並顯著影響個人的日常生活、學業、工作或社交功能。 常見的強迫觀念主題包括擔心髒污、傷害,以及對所愛之人受到傷害的恐懼。


*強迫觀念(Obsessions)
內容:可能不斷地有侵入性、不想要的念頭、衝動或影像。

  • 常見主題:
  • 數字聯想:看到或想到某個數字毀影響個人命運。
  • 害怕髒污、感染或疾病:擔心自己或他人受到污染。
  • 擔憂意外傷害:反覆想著自己可能已撞上路人或對他人造成傷害。
  • 擔憂特定行為:對自己在社交場合做出不恰當行為的衝動感到害怕。
  • 對所愛之人的擔憂:反覆擔心家人或朋友會生病或死亡。


*強迫行為(Compulsions)
內容:為了減輕強迫觀念所引起的焦慮,必須執行重複的行為或心智活動。

  • 常見行為:
  • 清洗和清潔:過度洗手、洗澡或清潔物品。
  • 害重複檢查:反覆檢查門窗是否鎖好,或確保事物是否正確無誤。
  • 重複計數或排序:嚴格按照特定順序排列物品,或重複進行計數。
  • 擔重複詢問他人:反覆詢問他人以尋求保證。
  • 儀式性動作:進行禱告、重複默唸等儀式來抵消負面想法。

  • 症狀的影響與特徵:
  • 痛苦與焦慮:強迫觀念和行為會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並引起焦慮或痛苦。
  • 佔據時間:這些症狀可能每天佔據個人超過一個小時的時間。
  • 影響功能:影響個人的工作及學業表現、人際關係以及日常生活功能。
  • 難以控制:這些行為和想法不是個人能輕易意志控制的,試圖抵抗反而可能引發更多焦慮。
  • 合併症狀:常伴有其他心理健康問題,如焦慮症、憂鬱症、妥瑞氏症等。


*何時需要就醫?
如果強迫症狀顯著、不合理,花費大量時間,並對個人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擾,應尋求成人及兒童精神科醫師的專業評估與治療。